世间风物千千万,一句“绝了”走遍天;话到嘴边说不出,支支吾吾半天扔下一句“哎呀,懂的都懂”;“形容……的词语”,搜索引擎里记录了自己的“挣扎”;看完一篇美文顿觉收获满满,赶忙复制文中某句话聊表评论……一提笔就忘字,一张嘴就词穷,这种“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的窘境,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2月27日,“年轻人为何词穷”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就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揭示,超半数受访青年自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其实,这不仅是部分年轻人面临的窘境,互联网浸润下的当代网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文字失语”“表达失语”的问题。一如笔者正眉头紧锁,敲出一行字又飞速删除时,另一位资深前辈恰来吐槽“我很多时候都要依靠百度”,宛如一次“文字失语”的现场展示。
为何会陷入“词穷”窘境?是因为“输入”不够吗?实则恰恰相反,“词”不仅不“穷”,反而异常丰富。在“手机不离身”的当下,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已成事实,虽然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也潜移默化地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言语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好玩又好用的“表达捷径”。当简单一句缩略语就能道尽心中百转千回,字斟句酌反而显得有点“吃力不讨好”;当一个表情包就能回应多种对话,词库越来越少、表情包越攒越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些网络表达中蕴藏的智慧,毕竟短短数字便能应付各类场合,发明者肯定是动了脑筋又洞悉人性的。只是,习惯了轻便化、同质化、碎片化的表达后,更要警惕它对我们表达欲和思考能力的削弱。
英国著名小说家奥威尔曾说过,败坏思想的捷径是败坏语言。虽然“败坏”一词可能有些言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和文字是思考的外显结果,而表达的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思考的进一步深入。所谓“文字失语”,失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我们辨析概念、搭建逻辑之后进行深度思考、系统思考的能力。“喧嚣”热词后的我们,开得了玩笑、玩得了梗,但需要严肃表达或个性表达时,我们却不能真的就此“失语”,否则错过的会是一个意蕴万千、美妙绝伦的文字世界。与此同时,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可能也会“隐身”至难以表达的沉默角落里。
要避免有口难言、辞不达意,显然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找回语言审美和自我表达的意义,克服惰性勤加练习。在豆瓣上有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38万余人聚集其中交流阅读、思考的感悟,做着遣词造句的练习,“该怎么形容这美丽的落日”“如何描述灯火倒映在江面”……一群离开校园已久的人,重新做起了学生时代的例行“功课”,对抗着“语言趋向贫瘠”的困境。步入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倒不是说日常表达都需要“咬文嚼字”,但在心中有所触动时,能确切、生动地表达出心中所想,文字直白或是精美又何妨,说者能言说自我、听者能产生共鸣,这才是更为可贵的结果。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玩得了梗、读得了书、说得清话、明得了理的人,别让“文字失语”扼杀了我们的表达欲和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