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观察 | “江浙沪第一天路”通车年,湖州准备好了吗?

新征程,再出发。1月30日,湖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

记者第一时间细细翻阅,惊喜地发现报告中提到:“湖州将紧抓沪苏湖高铁开通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强与沪苏杭等地的对接合作,谋划建设南太湖沪浙合作发展区,奋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

被网友称为“江浙沪第一天路”的沪苏湖高铁将于今年底通车,报告中2024年湖州的多项谋划都与之息息相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中,“沪苏湖高铁”成了高频词。

早在这条高铁开建之初,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就曾指出:长久以来,太湖的北面发展较快,沪宁线高铁最早通车,但南面存在空白。沪苏湖高铁的开建,恰恰能补足南太湖这个空白点。

正是因此,沪苏湖高铁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能牵动340多万湖州人的心。它对湖州到底意味着什么?通车前的最后一年,湖州还要做好哪些准备?潮新闻记者深入湖州两会会场,探寻答案。

南太湖观察 | “江浙沪第一天路”通车年,湖州准备好了吗?

“离通车日子越近,心情越迫切。”听完两会报告,湖州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燕难掩激动,“30分钟直达上海!湖州不仅成为长三角唯一一个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均在1小时以内的高铁枢纽城市,还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所有区县高铁站线全覆盖的设区市。”

这是沪苏湖高铁带给湖州最直观的变化。

湖州地处“长三角之心”,但事实上,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从过往发展轨迹来看,长三角龙头的主要腹地是苏南和环杭州湾地区。就像湖州人经常吐槽的:坐高铁去上海得到杭州绕一圈,一天两班,全程2小时,太不方便。

湖州人盼这条直达“魔都”的高铁久矣!

今年元旦上班第一天,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带队前往沪苏湖高铁湖州东站和南浔站建设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现场办公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一把手”新年首站之行,透露的信号已不言而喻。

“深化吴兴、南浔高铁片区建设。”两会报告中,借高铁通车的东风高标高质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成了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沪苏湖高铁横穿湖州市本级核心区,加快建设吴兴、南浔两个高铁片区成为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的重要抓手。作为城市规划从业者,湖州市政协委员刘畅曾先后参与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相关规划工作,在侨联、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中,她直言,对湖州来说,吴兴、南浔两区高铁站的设立,无疑将进一步拓展市本级的城市能级。

环绕高铁站拓展城市空间,是许多城市的选择。2022年,湖州决定在南浔设立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其中就包括高新区高铁板块建设,规划10.5平方公里,以“一园、一站、一谷”为核心,“站城一体”推进,探索TOD经济示范区新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除了高铁新城,湖州还在融入浙江省大湾区建设中布局打造南太湖未来城,推动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目前,南太湖CBD项目东西区及次地标25幢产业大楼已结顶,太湖南岸‘地标级’天际线日渐成形。”分组审议时,湖州市政协委员、南太湖未来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程建管部副主任邱俊,跟大家分享好消息。

在邱俊看来,湖州能否接得住沪苏湖高铁带来的人流、信息流、经济流,很大程度上要看南太湖未来城这个重要的承载平台建得怎么样。而这,也成为“江浙沪第一天路”开通年,他们承压奋进的动力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