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少社区早餐摊点越来越少 家门口的那些摊点去哪了

家门口的早餐摊点好像越来越少了!最近,杭州一些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想吃到价廉质优的早餐,似乎越来越难了。

每天“第一餐”,去哪里吃,关系千家万户。城市早餐摊点的数量和品质,直接与群众生活质量和便捷相联系,早餐摊点减少,是不少杭州市民的切身体会,也引发了一些市民的“早餐焦虑”。事实是否如此,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连日来,记者深入杭州街头巷尾进行调查。

一场场告别,让居民不舍

下水捞面,撒葱花、辣椒,泼上热油,短短30秒,一碗香气扑鼻的葱油拌面就端到了客人手上。12月15日上午,尽管寒雨阵阵,杭州西湖区翠苑二区的早餐面摊依然热气腾腾,摊主胡焕明正忙着招呼客人。

面摊很小,一把大伞、一张木桌、一个炉子加一口烧水的锅就支棱起来了。客人们有的端着碗站着吃,有的在一边的小区门卫室里吃,更多的,则是边走边吃,走到附近的地铁站或公交车站,一顿早餐就吃完了。

面摊开了30年,再过几天,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胡师傅已有60岁,经营早餐有些力不从心,决定开到年底正式歇业。

消息传出,很多人充满了不舍。35岁的小张,从小生活在翠苑二区,他记得,社区曾经有四五家类似的早餐点,餐食的选择品种较多,但是这几年,陆续有点关停,如果眼前这家面摊再关,社区就只剩下南门的一家早餐点了。附近翠苑三区的居民李先生也告诉记者,附近早餐点从曾经的9家减少到了现在的5家。

记者与翠苑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起,对该街道8个社区的早餐点变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街道有5个社区有早餐点,其中有3个社区早餐点的数量与前两年相比有了减少,除了翠苑二区和三区,翠苑一区的早餐店数量,也从4家减少到3家。此外,翠苑街道花园、塘苗、古荡湾3个社区,目前没有专门的早餐点。

早餐点难寻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翠苑。记者在杭州多个街道、社区采访时,很多居民都有类似的反映。

精确统计一个城市早餐点数量比较难,记者询问了杭州多个区的市场监管和商务部门,都没有针对早餐点的具体统计,只有三小一摊(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数据。加上有些餐饮点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有的歇业后没有办理注销手续,导致很难得到具体数据。不过不少工作人员都表示,早餐点减少的现象确实在不少地方存在,市民类似的反映也较多。

专营的早餐点少了,一些居民选择在全天营业的小吃店里吃早餐,但这样的餐饮店,营业时间不够早,一般都在上午8时以后,消费也高于多数居民对于早餐价格的预期。

早餐市场很大,收益却不高

根据记者对翠苑街道早餐点变化情况的问卷调查,早餐点停业的原因很多,包括经营者家庭变故、找不到合适的厨师等。而这些原因的背后,则是经营早餐劳动强度大,利润率低的特点。

杭州不少社区早餐摊点越来越少 家门口的那些摊点去哪了

即将歇业的翠苑二区面摊摊主胡焕明说,做早餐生意并不容易,凌晨4时就得起床备货,一直忙到10时,“每天要烧200多碗面,客人多的时候,经常手忙脚乱。”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早餐点,做拌面还是比较轻松的。翠苑二区另一家以经营煎包等餐食为主的早餐店店主朱铭说,他和妻子每天3时不到就要开始和面做包子,磨豆子做豆浆,一年除了春节几天,没有别的休息日。

辛苦经营的同时,钱却并不好挣。朱铭说,这几年,早餐店的经营成本和人员工资不断上涨。“我们这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小店,一年租金就要14.5万元,压力很大,很焦虑。”

“做早餐太累太难,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了。”曾在杭州多个社区做过早餐生意的赵先生,现在改行送起了外卖,他说,身边就有不少曾经的早餐经营者,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或回老家发展。

“早餐市场很大,但是想通过卖早餐获得利润,其实还是很困难的。”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钱锡宏认为,不少早餐经营者退出,与其房租等成本高,利润低有很大的关系。

店面租金成本高,相对低廉的路边摊能否进行补充呢?不少街道、社区对此表示为难。“这些天,也有人和我们联系,希望接手胡师傅的面摊,但比较难,因为胡师傅属于困难群众,相关部门给予照顾给他划了一个经营区域,其他人要接手,没有相应的政策可以支持。”翠苑二区书记王瑶说。

拱墅区朝晖街道一些社区也表示,原先设在居民区楼下的早餐点,因为缺乏卫生、环境许可、工商执照等相关条件,也不允许了,这也是周边早餐点减少的原因。

“早些年,居民楼的一楼支起一个摊位就可以做早餐,但经营餐饮店,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证’等手续,这些早餐点往往缺乏这些手续,有的食品安全也很难保证,而且,根据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居民区楼下也不允许有产生油烟的餐饮点,所以,这类早餐点,现在都没有了。”朝晖街道大家苑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