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菲特”台风后我市实施了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进一步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优化了水利工程调度的科学性,为城市洪涝治理提供了“余姚模式”——
余姚十年治水记
在距离余姚城区约8公里的姚江上,矗立着一座形似波浪的建筑,那是浙江省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瑶街弄调控枢纽,山环水绕,水映青山,雄伟壮观的水利枢纽工程与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宛若一幅美丽画卷。
宽度45米!作为这项国内最大的平板直升式钢闸门,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且设计巧妙精美。防洪闸上的浮雕展示着大禹带领人们开山移水、改造自然的生动景象,默默向世人传递着人们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也彰显了余姚在2013年“菲特”台风后实施一系列防洪工程的伟大力量。余姚十年治水,不但改变了余姚抗洪排涝的基本面,还为城市洪涝治理提供了“余姚模式”。
“锅底”余姚的“菲特”之痛
熟悉姚江水情的人知道,姚江水位标高一般在1.3米左右,警戒水位为2.1米,一旦达到3.13米就会开始倒灌,先是低洼地积水,随后就是城区被淹。
去年的台风“梅花”给余姚带来强降雨,使姚江余姚站水位超极值达到3.67米,比强台风“菲特”时的最高历史水位还高了0.27米。
如果不是拿去年的数据与十年前的数据作比较,人们不太愿意提起2013年10月的那次“菲特”洪涝灾害。据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23号“菲特”台风,登陆时是我国大陆历史上遇到的最强台风,具有强度强、前期移速缓慢、登陆时与冷空气、天文大潮重合、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致使浙江全省特别是宁波市普降大暴雨,尤以姚江流域余姚市为最。
受其影响,“菲特”台风时,姚江余姚站水位最高达到3.40米,余姚21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145个行政村、社区被洪水围困,受灾人口达83万余人。回顾当时的新闻报道,我们不难看到,余姚全城交通瘫痪、部分区域断水断电、大量被围困的民众苦等救援。
事实上,余姚易受洪灾的特点,由其地理位置决定。余姚市南部是山地丘陵,北部是滨海平原,中部是呈带状、低洼的姚江平原,整座城市“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姚江干流穿城而过,同时接纳数条支流的汇入。无论南部还是北部,只要出现洪水,都将先汇入姚江再汇入甬江,最终流向大海。但江水想出海并非易事,东向排水由于受甬江潮水顶托和奉化江洪水抢道影响,排水往往受阻,形成重涝。尤其随着我市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防洪排涝问题进一步凸显。
距今整整十年,“菲特”所带来的伤痛,已在我市防洪体系建设中固化为深刻的反思。
洪水带来的“痛”,必须治!
“6+1”工程破“锅底”之困
“遭遇大灾以后,人们对水利工程更加重视。”市水利局副局长吴劭辉是新余姚人,1998年从河海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余姚市水利局工作。近26年来,他见证和参与了一个个重大防洪水利工程从蓝图变成现实。
“现在的台风变化多端,路径变化不确定性较大,防汛防台形势复杂,每年的汛期,防大汛抗大灾这根弦要时刻绷紧。”回顾近10年来的治水历程,吴劭辉感慨万千,“可以说,余姚这十年建设的水利工程是和一个个台风相伴而行,每一项工程都是和时间赛跑。”
2013年“菲特”台风后,我市开始重新审视城市防洪能力,请来省内外水利、防洪、城建专家,对全市防洪排涝体系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出……针对这一困境,我市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防洪排涝规划进行重新编制。
到了2015年,一揽子更高层级、更大规模的治水计划呼之欲出。当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姚江奉化江两江同治、上下游齐治”的“6+1”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
流域一盘棋,共御大洪水。省委省政府在专题研究姚江流域防洪排涝后,提出了“加大东泄、扩大北排、增加强排、城区包围”的系统治理思路,采取“东泄、南蓄、西排、北排(西分)、中疏、低围”的流域联治手段,提出实施余姚城区堤防加固、姚江上游西排、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姚江二通道、余姚市扩大北排、姚江上游西分以及奉化江流域新建葛岙中型水库等“6+1”工程。
截至目前,涉及我市的余姚城区堤防加固、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姚江上游西分工程、扩大北排部分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发挥效益,规划的剩余姚江“北排”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高速水路”进一步打通。我市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02.7亿元,在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上实现了全面突破。
水利工程的“狠角儿”与“狠活儿”
铺开水利工程建设的壮美画卷,背后凝聚着广大新时代“水利人”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和锐意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力量。
吴焕苗是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水利人,余姚城区堤防加固工程、北排工程、姚江上游西分工程……多年来,吴焕苗始终奋战在防洪水利工程建设第一线。
2015年5月起,吴焕苗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始参与北排工程陶家路江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该工程二期、三期共涉及土地征迁1100多亩,其中包括房屋拆除面积20万平方米,且位于泗门集镇上,整个工程拆迁面积广、政策处理难度大,同时,该项目因拆迁将征用大量耕地,审批层级高、程序更为复杂。建设初期,一连串棘手的问题摆在吴焕苗的面前。吴焕苗一边频繁奔波于杭州、宁波等地,在发改、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辗转,协调各种审批事项;一边与技术人员不断优化技术方案,保障工程顺利推进。该项目自2014年立项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顺利完成土地审批手续。
陶家路江整治工程是北排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建成后将承接上游西分工程的来水及西上河、姚西北部分区域的洪涝水,为姚江干流的洪水“西导北排”入杭州湾开辟了新的出路,使姚江干流的洪水“低水高走、南水北排”至杭州湾,将有效减轻姚江干流及余姚、宁波城区的防洪压力,确保安全。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V标段北虹桥建设工作是整个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北虹桥是原329国道上一座重要的桥梁,也是泗门镇中心东西走向的重要通道,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交通出行任务。该桥跨度大、且周围交通情况复杂,由此带来的施工难度很大。陶家路三期整治工程项目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发扬“白+黑”精神,在最紧要的施工阶段,连续36个小时扎根在施工现场,指导技术团队做好施工作业,确保了该工程北虹桥的全幅顺利贯通。在严把工程“安全关”“质量关”的同时,为抓好工程进度,项目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各参建单位开展“五比一创”立功竞赛活动,凝聚士气、奋勇争先。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项目部还因此获得“浙江省工人先锋号”荣誉。
西分工程瑶街弄调控枢纽坐落于杭甬运河之上,为同时满足1000吨级运河船只通行需求,“闸门净宽度45米的挡洪闸建设是关键环节。”为攻克这一工程难点,水利局技术团队与参建各方不断研讨施工方案,通过优化砼骨料级配、预埋冷却水管、控制浇筑速度等一系列技术保障措施,攻克大体积混凝土因温控出现裂缝的难题,建成直升式闸门单跨国内最大的瑶街弄枢纽。
西分工程瑶街弄枢纽挡洪闸净宽45米,因闸室两端各有1米深门槽,闸门门叶实际宽度47米、高8.3米、厚3.8米。以优质合金钢打造的闸门,重达340余吨,总面积390余平方米,如此大体量与重量的钢闸门,因现有条件限制,闸门无法整体运输安装,设计建设方因地制宜,巧妙地采用了工厂模块化生产,在门槽内直接组装成整体,有效解决了工程难题。
该工程还创新应用了控制模块形位、精确组装定位、设置门槽可调平台、门叶约束控制、“跳焊”同步操作、精准预留接拼收缩量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工程于2017年8月开工,2022年12月底完工,项目建设团队取得了众多科研创新成果,包括19项受理授权的国家专利,1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和创新奖项。
河堤的改造不仅是为了防御洪水,更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在泗门镇陶家路村,村道两旁广袤的田野间,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渠内水质清澈,田里的水稻、蔬菜生机勃勃。原来,陶家路江整治工程除了为姚江流域防洪扩大“北排”通道外,还兼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提升等多种要求。工程通过在沿线村镇建设泵站、水闸等小型水利设施,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优质保障。
河道的整治中,还有一些特别“小心思”。据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陶家路江整治工程采用生态挡墙、海绵土护底代替了混凝土,为河道两岸、底部植物生长以及鱼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为陶家路江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美感。走在游步道上,放眼望去就是宽阔的江面、郁郁葱葱的植被。
此外,在城区堤防加固包围工程中,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可圈可点。城区堤防加固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墙,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破坏了沿河绿化带。自从2013年余姚“菲特”洪涝灾害之后,我市在姚江、最良江两岸加固加高堤防,利用玻璃挡墙或其他材料的组合式挡板,给姚江两岸的群众加装防护墙。这些“防洪神器”为抵御江水倒灌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丈亭老街旁的玻璃材质的挡板,俨然一道透明的景观墙,“梅花”台风时,有市民拿着手机在江边拍摄,甚至还能清晰地拍到水里的鱼和乌龟,如此画面的照片和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大家纷纷为余姚的防洪工程叫好。
拦洪强排,余姚有了底气!
2021年台风“烟花”来袭,余姚风、雨、洪、潮“四碰头”,全市过程雨量达到614.7毫米,其中我市丁家畈站累计雨量1034毫米,破全省单站最高记录,姚江余姚站水位超过“菲特”期间的3.40米 ,达到了3.53米,但余姚城区没有出现大面积进水受淹情况,直接经济损失不到“菲特”台风时的十分之一。去年“梅花”台风带来强降雨,姚江余姚站水位再破历史极值、高达3.67米,但余姚城区秩序井然,群众经济损失进一步降低。
对比“菲特”和“烟花”“梅花”这三场台风暴雨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在防御难度上,“烟花”“梅花”比“菲特”雨量更大、破坏力更强,但结果完全不同。面对一次次强台风带来的历史性的高水位,余姚却能做到“全身而退”,凭的是什么?
“在防御特大洪涝灾害中,工程建设是基础,科学调度是关键,应急处置是保证。”吴劭辉用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答案。
10年来,一个个防洪排涝重器在余姚境内从无到有,崭露头角,逐步发挥作用,使我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事实证明,这些水利工程在抵御台风、应对历史级“洪水”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中坚力量,为守卫余姚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10年来,我市在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防洪调度的科学性,加大应急处置力度。
我们让数据来“说话”。“烟花”来袭,“北排”工程累计排水量达3200万方,其中泗门泵站累计排水1824万方,发挥了有效作用。在抵御“梅花”台风期间,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与扩大北排工程陶家路江一、二、三期及泗门泵站联合调度,累计排水达3500万方(其中泗门泵站累计排水量279万方)。此外,我市实施的“城区包围”工程、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也为防洪排涝应对历史性高水位打下了基础,增加了底气。
科学的调度是关键。“烟花”登陆前,水库、河网尽最大可能加大了预泄的力度。洪水期间,对流域内泵闸的科学调度,也为城区力保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台风“烟花”防御期间,余姚城南“一大四中”水库虽然只有防洪库容3500万立方米,但通过预泄,共拦蓄洪水9300万立方米,确保了洪水期间水库基本做到“滴水不漏”,为减轻流域和城区防洪压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余姚在“菲特”台风后,引进了形式多样的防洪墙等临时措施,作为永久工程的有效䃼充,在历次台风防御中同样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今年8月,我市投入资金在丈亭镇三江社区沿江道路上的玻璃防洪墙外的又新安装了一道长约1.6公里的防洪挡板,防汛高程可达4.2米,在汛期为沿岸居民加上了多道保险。
10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守住了这一方河湖安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奋力谱写了余姚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水润无声,勤写春秋。十年治水的福泽将默默滋润着四明大地! (来源:余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