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游记】金竹尖



  在余姚鹿亭乡、梨洲街道和陆埠镇三地交界的连绵群山中,耸立着一座高峰,名叫“金竹尖”。关于此峰,当地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赤脚大仙云游至此,见山村穷僻,民生困苦,心生怜悯,拔下两根眉毛种于茅山之巅,竟然钻出两棵金笋。金笋升上半空,开枝散叶,长成两株熠熠闪光的金竹。附近山民闻讯赶来,有的捡拾笋箨,有的扯下叶梢,一个个发了家。但赤脚大仙为防止助长山民不劳而获的思想,便对金竹施以隐身术,并立下规矩,只有勤劳、善良的人方能让金竹现形。这个传说广为流传,实际上寄托了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竹尖古称 “ 竹尖”,海拔650米,被誉为“北四明第一峰”。清光绪《慈溪县志》载,“高峰兀立,雄冠诸山,形家者言为郡龙之太祖。其下为不傍冈,亦高于诸山,所谓诸峰罗列似儿孙者是也”。清人孙旭照到此一游,留下一诗:“收拾烟岚露石根,群山历历拥儿孙。白云深处埋樵径,黄叶残时见寺门。谷口风腥潜宿虎,岩腰树老倒垂猿。夕阳红入前溪路,风叶萧萧又一村。”
  金竹尖为茅山主峰,茅山又有东、西之分。据地方志载,西茅山在金竹尖西北,旧属慈溪县石台乡十七都,而东茅山“脉自余姚上王山而来,东为灶梁冈”。但乡民习惯称金竹尖整座山体为茅山。茅山遍布萋萋茅草,故有此名,今作“毛山”,实为笔误,不过也有草木茂盛之意。茅山形似耕牛,乡间便以牛身各部位称呼其方位。朝西小丘为“牛头”,临梨洲街道上王岗村山地。“牛屁股”“牛尾巴”“牛绳”连同不傍冈,皆陆埠杜徐岙村的林地。南坡“牛肚皮”“牛脚”则为鹿亭高山村和高岩村的松林、茶园和稻田,半坡有道石径逶迤通行,因此又被称为“石岭”,连带着茅山冈也约定俗成叫作“石岭山头”。
  金竹尖北坡险峻陡直,巉岩崚嶒,半腰野木苍茂,松篁交翠,老藤虬然纵横,颇有原始野林的气象。峭壁下一条幽邃溪谷,土名“大水坑”。溪谷掩蔽在竹木阴翳里,怪石嶙峋,布满茵茵苍苔,一道白练似的飞流层层倾泻,落入远近闻名的乌龙潭。乌龙潭旧称乌盆潭,潭底幽深,水色青黑,状如瓦盆。潭旁曾有神龙殿一座,“为水所坏”,清嘉庆十六年由慈溪知县张久照迁建至潭下百丈外溪埠上,即今翠竹掩映的乌龙寺前身。
  若攀登金竹尖,唯从西坡平缓的“牛头颈”行步最佳。越过数垄茶地,爬上草木蓊蔚的“牛背栋”,直达峰顶。顶上风如虎啸,松枝摇曳,东北隅凸起一方孤岩,可供游人凭眺揽胜。伫立岩上,举目远眺,天宇寥廓,山峦壮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飘飘欲飞。前后两峰对峙,近在咫尺,几乎一步可跨越,但鸟瞰底崖,不由使人心胆颤栗,脊背冒出冷汗。骋目环顾,秀峰叠嶂,似青螺拥翠,绿波浩荡,莽莽苍苍涌向渺远。在郁郁葱葱的竹海松涛里,杜徐岙细如一枚凤簪,袁马小似一枝钿钗,陆埠宛若一抹半遮掩的锦缎,而美丽的余姚城则空蒙杳渺,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世外仙境。
  早年间,金竹尖连同整片茅山,既是周边山民的天然柴山,更是衣食来源地。遇上荒年,青黄不接,靠挖山上的红刺根、葛藤根和狼蕨根磨粉充饥活命。后来,通过集体生产的力量,开垦出大量荒坡野地,围筑梯田,种植水稻、番薯、玉米,使粮食得到增产。再后来,山民采挖中药材和竹笋,培植茶叶,种植油茶、板栗,砍伐竹木编制家用器具出售,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如今,金竹尖俨然成为“网红打卡地”,一年四季常见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到此登山、骑单车、野营和旅游,有的在当地人带领下,钻进密林采摘野生猕猴桃、山楂、毛栗、核桃,挖掘幽香四溢的兰花和肥硕的黄精。
  金竹尖不仅是“自然生态园”,也是“红色之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与对面“五台岩”及附近上王岗,都是三五支队伏击敌人的绝佳地点,发生过多次激战,还秘密建有宿营的“公馆”。那首“深山密林小公馆,金毯铺顶银条围四边,不动椅子自动桌,囫囵眠床沙发垫,长年不断自来水,煮饭做菜不冒烟,不是无聊享清福,只为革命做神仙”的歌谣至今仍在老人口中传唱。歌中的“金毯”“银条”“不动椅子”“沙发垫”“自来水”,便是山上的松枝、竹梢、岩石、茅草和山泉。
  每年春天,金竹尖到处开满红彤彤的映山红。那漫山遍野火红的映山红,象征着革命先烈牺牲的鲜血,象征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蓬勃之火,也象征着山里人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