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幸福



余姚是个底蕴深厚的地方。多年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有故事的文化古迹。这些估计不但是某些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一个地方的象征。


生在余姚,长在余姚,我还想更多地了解余姚。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带着小朋友跟着“余游记”团队,探寻红色记忆里的梁弄。

正蒙学堂是一所百年老学校,曾是四明山上的最高学府。

孩子们对里面的陈设感到新奇,而家长们却驻足在一间摆放课桌椅的房间,小时候上学的场景历历在目,有人感慨和自己上学时用的桌椅一模一样,有人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文章片段——在书桌上刻“早”字……


再进去便是书屋,发黄的纸张更是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正蒙学堂的操场有些许杂草,却给我们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见惯了红色的塑胶跑道,这里更让我们感到内心的平静


等我们走过操场,孩子们早已端坐在会议室大讲堂的长凳上交流,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出发第二站,四明山革命列士纪念碑。纪念碑耸立在狮子山山顶,小朋友总算跑在石阶的最前面。


碑前台阶有319级,共分七层,拾级而上,更显庄严肃穆。


纪念碑耸立在狮子山顶的青松翠柏之中,碑高18.5米,用花岗石叠砌,雄伟挺拔,气势壮观,正面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纪念碑四周有两层平台,面积3600平方米,在纪念碑北面建有5000平方米的休息观光长廊。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全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据不完全统计,新四军浙东纵队从建立到抗战胜利的几年中,经历大小战斗643次,攻克大小据点110个,毙伤俘日、伪军官兵9000余人。1945年9月20日,华中局转发中共中央电示,命令浙东、浙西部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全部撤离浙东。从9月30日起,浙东党政军1.5万余人先后渡杭州湾撤离浙东,浙东区党委随军北撤前留下少数干部坚持斗争。







在纪念馆里,跟着导游的讲解,看着场景布置,真真切切的陈列品,孩子们都惊叹于我们先辈的英勇。






游余姚,探寻梁弄的红色历史,这里是游客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是我们余姚人家门口的幸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